近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高松高北京大学 、教育结合清华大学共同主办的科技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 ,论坛围绕“时代变革与大学使命”的创新主题 。 中山大学校长、中山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出席论坛 ,大学的重点并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校长大学合作与交流”这一议题作报告 。高松指出 ,高松高“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教育结合人才第一资源 、科技创新第一动力的创新重要的结合点 ,是中山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充分利用信息与智能技术共享教育资源 ,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从而推进全球的教育普及和公平,为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 以下内容根据高松校长演讲整理,有删节 。 生命健康领域我们中山大学和伯明翰大学也共建了临床试验的中心,联合培养全科医学骨干人才 ,并致力于推动完善外科规范化培训的制度和实践。各国大学通过沟通交流找到合适的支点,使用合理的杠杆通过合作推动科学研究的创新和合作,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的人才 ,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和问题,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支点,这个支点应该是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目标之上。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 、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的结合点 ,是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大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于2016年牵头和香港中文大学 、澳门大学共同组建粤港澳高校联盟 ,推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学术圈,目前这个联盟已经有粤港澳三地43所高校参与。同时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和重要的高校管理领域成立了55个专业联盟 。合作是共识,发展是目标,我们也欢迎国际伙伴能够携手粤港澳高校联盟,共同绘制世界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 其次我们需要找到杠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科研合作和交流,特别是跨学科的合作。大学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不同国家、不同大学 、不同学科之间的密切合作是解决全球性复杂问题的重要途径。医科是中山大学的优势学科,拥有丰富的医学教育和临床资源 ,我们在广州和深圳有两个医学院,有10家附属医院 。在气候变化方面 ,我们这几年建造了中山大学科考实习船 ,是国内最先进的科考实习船,6800吨 ,这方面我们也希望开展更多的科技合作 。我们希望与各国的大学合作开展前沿的科学研究 ,引领科技创新高质量的持续发展,为全球发展贡献更多的科学和技术的方案。 二是共同培养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创新复合型人才。青年是国家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未来远比现在更加复杂 ,更加不确定。培养具备学习力 、思想力和行动力的引领未来发展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国际化的培养模式也是重要的环节 。十多年前中山大学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育联盟一起合作成立了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成功培养460多名国际标准的核电与相关产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今年4月马克龙总统来访 ,对我们培养的青年给予高度评价 。 在促进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方面,中山大学建设的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除了在中国有4个分中心 ,我们在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泰国还建立了4个国际的分中心。涵盖了包括东盟九个国家100多个机构的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协作网和8个海外技术生产基地 ,建设东盟种植资源库,在境内外开展东盟科技人才的培训,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今年暑期也组织了像化学领域的研究生的暑期学校,国际的暑期学校,我们也希望充分利用信息与智能技术共享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从而推进全球的教育普及和公平,为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